親愛的孩子們,我在網路上看了個報導,突然很想寫封信給你們。你們知道我從來不稱呼學生為孩子,我總認為,一個中學生只有在被當做成人看待時,才開始懂得承擔起大人的責任。但今天,請容許我暫時稱呼你們為「孩子」吧!
- Oct 17 Wed 2012 23:03
瑪拉拉.尤沙夫賽
- Oct 03 Wed 2012 12:15
「教書匠又怎樣?」之三:沒有不能用的招,只有不會用招的人
老師不是神,老師也是個人,相同的,學生也是人,只要用對待「人」的方式,想想自己如果是坐在台下的學生,我想要老師帶給我的是什麼?當個教書匠沒有什麼不好,重點是要有「匠心」,尊重學生,平等地和學生對話,我相信,一定,一定至少有一個人會被感動的。
----------
- Oct 02 Tue 2012 10:54
「教書匠又怎樣?」之二:感謝學生願意聽你說話
充滿學習意願的學生畢竟是少數。請先放棄太多理想性的預設,接受「學習是無聊的」,然後你就會接受,學生不注意你是正常的,注意你才是你的功力所在。如果學生願意坐在講台下聽你說三個小時的話,要謝謝學生,畢竟我們連看電視都很難連看三小時不轉台,何況是枯燥的課程呢?
真正的主角是學生,真正的主角是「觀眾」,老師真的沒什麼了不起,學生學不會,老師再怎麼了不起,他仍然還是一個不合格的老師。
- Oct 01 Mon 2012 08:30
「教書匠又怎樣?」之一:先做好教書匠,再來當教育家
搞教育改造的學者進學校演講,面對到最基本的,殺傷力也最大的第一個提問,常常是:「你先下來教書再說。」人本、教改、自學團體,這些有理想性的教育實驗,聽在第一線的老師耳裡,常常是只會講好聽話的沽名釣譽之徒,一點也不可行。(註)
- Aug 23 Thu 2012 17:38
吃屎的做自己
- Aug 02 Thu 2012 20:55
十二年國教行不行?(一)大家都不喜歡讀書
如果我們繼續預設被教育部肯認的「官方課程」是唯一的知識來源,如果我們繼續預設學習是可欲的,如果我們繼續預設學生的本分是學習(而且只有學習),如果我們繼續把學生當成「被教育者」,而忽略學生做為一個人的其他面向,那麼,「好老師」就會繼續流失,「好學生」就會在很多這樣的學校裡面消失。因為無法符合「好學生」形象的孩子就會慢慢地被體制排除,或是自我排除。最後,只有喜歡讀書的才是好學生,好學生才是好孩子,反過來說,好孩子就要喜歡讀書。
--------------
- Jun 08 Fri 2012 17:09
三民主義,無所適從?
作為高中聯考最後一屆的學生,我們是第一年使用「認識台灣」的社會科課本的,記得當時的課本上還打著大大的「實驗本」三個字。七年後,我大二,開始在補習班擔任社會科解題輔導老師。雖然當時教改已行之有年,但還有許多我國中時代就做過的「舊(教材)考題」,老師們還是會拿來給學生練習。
- Mar 21 Wed 2012 21:52
公民教學實驗——寫信給行政院院長、新北市市長
- Jan 10 Tue 2012 13:44
每當感覺自己做不到的時候,「妳/你到底在恐懼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