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教育改造的學者進學校演講,面對到最基本的,殺傷力也最大的第一個提問,常常是:「你先下來教書再說。」人本、教改、自學團體,這些有理想性的教育實驗,聽在第一線的老師耳裡,常常是只會講好聽話的沽名釣譽之徒,一點也不可行。(註)
第一線的老師會說:「學生連國字都看不懂了,怎麼創造性思考?」
說實話,這些質疑實在太貼切了!
老師上得再好,都比不上老師沒來。
走入教室,班長盡職地喊:「起立,立正,敬禮。」
學生睜著大眼望著你,認真的同學攤開課本端正坐姿,擺爛的趴在桌上不鳥你,但最多的,是睜著大眼望著你,那裡面有點好奇,有點探究,但幾乎看不到對課程內容的期待。
這就是典型的中學課堂會出現的景象。
一句「老師好」多麼地神聖,它彰顯了學校老師在我們的社會裡,不只要授業、解惑,還必須「傳道」,是一個跟爸媽同等重要的存在。「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句俗諺正表現出老師崇高的道德價值。
常言道,老師不只要教書還要教人。聽說,只教書不教人,老師是沒理想的「教書匠」,只教人不教書,老師是關在象牙塔的教育家。
奉勸所有新手老師,這種話聽聽就好,我還真怕你把它看得太認真。
我真搞不懂,教書匠到底有什麼不好?
一個老師最基本的價值,就是把學業好好地教給學生,讓學生聽懂。很多老師連這基本的工作都沒有做好,就想進入別人的生命裡,成為學生生命中的名燈,一心想改變學生、拯救學生,實在是本末倒置。
我去年曾聽到某個地理老師與導師討論某些學生的學習狀況時,一直提到:「那個某某某我覺得我可以救他。那個某某某我也可以救,讓我跟他談談。」
我很想用力地抓著她的肩膀,對她大吼:「拜託!醒醒吧!你以為你是誰?」
你只是一個老師而已!
一個只會教人不會教書的老師,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
我這樣說,絕對不是說這樣的老師不好,這樣的老師很令人佩服,我相信他們一定也影響了很多的學生。但不是什麼人都可以成為別人生命裡的貴人,也不是每個你覺得需要被拯救的學生都真的需要貴人來拯救。
即使需要,那個貴人也不一定是你。要成為貴人,還得要看緣份才行。
的確有家長直接告訴我:「老師,我希望你能多引導我孩子,讓他變得比較喜歡讀書,會主動去讀書。」
我雖然嘴巴上不說,其實內心知道我不會真的這麼做。我的觀察是,那個學生雖然沈默寡言,但對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和作法,不是一個會輕易聽別人勸的人。我覺得,真的「需要」貴人的不一定是那個學生,而是我眼前的這個媽媽。
可惜老師在社會上,尤其在學校裡的過度崇高的象徵意義,讓很多老師被要求,或者自我要求,做了很多不該他們做的工作,負擔很多不該他們承擔的責任。比如說,憑什麼教育部可以要求老師在下班時間on-call?
很多老師很有熱忱,真的是以教人為己任,並內化了這一套價值,覺得這些要求是應該的。但我想說的是,這些過度的要求與責任,也許會回過頭來,分散老師在「教學」上可以付出的心力。
做一個教書匠到底有什麼不好?
我覺得每個老師,都該先做好一個教書匠,行有餘力,再來想怎麼當教育家,免得教育家沒當成,連最基本的「教書」工作也沒辦法使命必達,那麼一個老師,就喪失了他基本的價值與立足點。
在你能夠做到「讓學生願意聽你說話」這一點之前,談任何的教育理念,都太早了。
註:我第一段的意思是說,有些弄教育改造的例如人本,之所以會被視為沽名釣譽之徒,正是因為他們忽略了要創造性思考需要有「前提」,我覺這個前提包括學習是無聊的,學生不會乖乖坐在台下等你啟發,還有老師跟學生太遙遠,如果學生連聽都不想聽,要怎麼啟發?所以如果弄教育改造的可以好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那當然更好啊。我覺得這些教育改造團體,應該要更實際,而不是一直發展空泛的理論,要更注重教學技巧。所以我才會一直強調要先當教書匠,再來當教育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