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先投資自己
(2)先買保險
(不是指儲蓄險或投資型保單)
(3)先支付給未來的自己

這我以前直播時講過了,當時主要是批評公民課本中部分理財知識我不是很認同。

最近有些人會詢問我一些理財相關事務,可能是因為我雖然不是專家,這麼些年來也的確透過一些事業上跟財務上的努力突破了階級限制。

如果說今天的周妤要給30歲以前還在打拼的小嫩嫩周妤什麼樣的建議,我覺得是以下幾點。

(1)事業第一,理財第二,30歲以前與其想著投資理財,不如想想怎麼投資你自己。

(2)在想著怎麼投資理財賺更多錢以前,要先控制風險。

30歲以前買保險比較便宜,請注意自己的醫療險癌症險是否足夠,有更多能力的人可考慮重大傷病跟殘扶險。

保險是給窮人買的,因為窮人比富人更難以承受風險。

(3)收入扣除儲蓄後才是可消費的錢,每次收到錢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支付給你自己。

你花掉的1塊錢不是你的錢,你存下來的1塊錢才是你的錢。

跟這個觀念相關的是我從我老公身上學到的。他非常非常節省,節省到小氣的程度,他可以在學校的園遊會結束後把剩下的吐司都帶回家,連續一週都吃吐司。

這一點也不值得學習。

我相反,我很捨得花錢在自己身上,而且很重視吃。有時晚上等上課以前我會去吃大戶屋,或太陽拉麵、魔法咖哩之類的,一次就是近三百。一個月伙食費就要一萬多塊。

後來我們結婚後,為了存錢繳房貸,我們開始自己煮飯帶便當。省下了錢而且還更健康,兩個人生活的伙食費比我一個人外食的時候還省。

如果有關注投資理財的人應該都有聽過一個故事: 有錢人花較多的錢買好鞋但能穿十年,而窮人買爛鞋,十年要換十雙鞋,最後窮人花的錢可能超過有錢人,而且他的鞋永遠會進水。

所以我其實不支持國中公民課本裡面說買nike是想要不是需要的題型。我家以前都幫我買夜市運動鞋,一雙大概五百,可是會打腳,磨破腳跟,鞋子半年就壞了,現在很多特價Nike一雙一千多塊就能買到,我有一雙nike已經穿了快十年。

衣服也一樣,以前我很常買網拍,過三十歲以後,很多快時尚類型的廉價衣服不是很快穿壞,就是看起來不再適合我,我一批一批拿去回收。反而是那些要入手時會覺得肉痛的羊毛衫或大衣們,不退流行,不起毛球,還能穿好久好久。與其每個月花三千買網拍,不如在打折季花個一兩萬買幾件物超所值,能穿一輩子的好衣服。

我以前用過的國產筆電,兩萬多塊,三年換一台,工作後我買了mac,四萬,當時還刷卡分期,可是用到今天,七年了還能用,只送修重灌兩次。

我常常講一個為了省第二戶房的頭期款,我老公反對我買七百多健身房的故事,他說服我的方法是這樣的: 我白天都在學校,晚上常常要去跑課,哪有時間跟力氣去健身房? 我們家去那家健身房要搭公車,可是走路十分鐘路程就有汐止運動場,運動中心一小時50塊,游泳池學生票75塊,與其每個月繳七百多要繳一年,不如每次去使用每次繳費。我後來發現他是對的--每個月省下七百塊一年就是八千塊。

我們剛在一起時,有時我會想要名牌商品當禮物,我老公會跟我說,那一萬六你拿去買名牌耳環,是一種消費,花了就沒了,可是買一張中信金,每年你都能領到800塊股利,領一輩子。

這不表示我們要只能過著節儉的日子,沒有一點生活情趣,平時我們都去住家附近的喜樂時代影城,我們是儲值會員(會送電影票),吃個餐廳看個電影就很開心,可是省下來的錢我們會用來旅行,每年至少出國一次,而且我們可以選擇去一些比較難得的目的地。

所以,重點不是你省下多少錢,而是你花掉的那些錢有沒有發揮它最大的價值。大家都是花時間在賺錢的,你花掉的不只是錢,是你過去花在賺錢上的時間--是你的生命。這有沒有很驚悚。

在真正影響自己健康的事情上,千萬不要為了省小錢買爛貨,也不要對自己太好每天都在小確幸。大部分的人不可能天天在過節,你後來會發現,學著過一個樸實但健康的生活真的不需要賺多少錢,而那些偶爾過節的情趣會顯得更珍貴。

我現在常覺得自己過著一個很自由的日子,雖然不是那種理財書籍說的財務自由,但我知道我不需要太辛苦就可以賺到我的生活所需--賺錢能力可能是一個原因,但是花費不多是一個更重要的原因。賺錢能力人人不同,養成一個樸實無華(但不枯燥)的生活習慣卻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理財 投資 職涯成長
    全站熱搜

    周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