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鼓勵都督購買連結

 
本書對於貧富差距的考察具有特殊洞見,不直接使用既有的階級或階層分類,反而以日本社會逐漸形成的語境中,辨認出一種與過去的階級區隔不同的上下之別。
 
 
作者認為,上級國民與下級國民的區隔主要來自世代與性別,戰後的團塊市代擁有經濟成長與終身雇用的承諾,但在金融危機發生後,對於團塊世代的中堅份子而言,職場承諾仍然存在,但年輕人卻越來越難找到穩定的正職工作,終身雇用的承諾也正在崩解。
 
「『就業冰河期』的年輕人容易變成低薪的飛特族或非正式勞工,無法完全自食其力,所以雖然成年了,仍不得不與父母同住。於是,『單身寄身族』在一九九0年代末被『發現』了...單身寄生族中的飛特族很快就會失業,成為足不出戶的『繭居族』。一九九0年代中期開始,『飛特族 ->單身寄生族->繭居族」的現象,逐漸形成連鎖反應。」(橘玲ˊ著、林雯 譯 2020:56-57)
 
 
另一方面,作者也從國民的幸福感中發現,男性比女性更不幸福的事實。在女性逐漸被解放的時代,「不受歡迎」的男性越來越受到歧視。年收入低的男性無法結婚,女性反而是收入越少越容易結婚,而結婚有助於提升男性的幸福感。因此,難以步入婚姻的低收入男性處於婚姻市場與勞動力市場雙重的不利狀態,更因此助長厭女以及對於女性主義的敵視。
 
 
本書對於日本的上級國民與下級國民現象的出現,提出有洞見的觀察,台灣的貧富差距樣貌與日本雖然不一致,也不像日本具備貴族社會的歷史遺產,但仍然能從本書中獲得許多值得一讀的洞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周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