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鼓勵都督購買連結

本書為楊弘任的博士論文改寫而成,主題就是社區如何「動」起來。

 

雖然我們今天覺得社區營造或者社區參與好像是很普遍的事情,常常會看到各種號召參與的文宣,常常要開社區會議,可是在十幾二十年前的台灣,社區不是這樣的。

 

俗話常說:「各人自掃門前雪」,過去的台灣社會很少有「公」的觀念,所以有人出來做一點公共的事情,就會遇到很多的閒言閒語,像是有什麼目的,或是要做給人家稱讚的。因此,在十幾二十年前的台灣社會中,要能夠願意出來做一點公共的事情,是需要克服很大的心理壓力的,社區自然就動不起來了!

 

鼓勵都督購買連結

 

因此,楊弘任在1990年代進入屏東林邊時,以一個研究生、國會法案助理與保育協會研究員三重身分,他抱持的入世情懷,是希望能讓「社區」真的能夠運作,真的能夠「動」起來。

 

一開始的時候,看本書的前兩章,我覺得有點突兀,因為我搞不懂為什麼研究社區的運作,要去談地方派系,要去談農民師傅的實作,那些難以言說的,以身體實踐的隱性知識,以及農業技士的論文生產之間的互動關係,可是讀到後面,才會發現前兩章是神來之筆。

 

鼓勵都督購買連結

 

楊弘任認為,社區之所以「動不起來」,就是因為在地人進行公共事務的方式,與那些寫計畫在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的知識份子不同,是一種實踐的邏輯。因此,在地師傅的實踐邏輯與寫計畫的總體營造政策之間,需要轉譯,就好像農民師傅的身體技術與農業技士的論文知識生產之間需要轉譯一樣。

 

同時,楊弘任也在社會運動的理論脈絡與社運行動者的實踐歷史中,指出一條理論與實踐的道路,亦即,一方面,楊弘任指認出社會運動理論進展中,總是存在著的「對手」(無論是無良企業或國家機器),另一方面,楊弘任也解釋在他進行研究的時間點上,台灣的社會運動進程中,921大地震後被號召「下鄉」的社運行動者們,進行「社區總體營造」的困難點:在理論上,在實踐上的對手,其實都是地方派系。

 

鼓勵都督購買連結

 

社區之所以動不起來,或者說,沒有辦法像社運行動者想像地那樣「動」,就是因為派系政治與文化轉譯的難題。

 

我認為,除了實踐與理論脈絡間的轉譯以外,是讓我最驚豔的,是楊弘任以一種「生活在地方」的研究方法,轉譯了一套奠定在西方知識體系下的理論概念--社區、公民性、民主等--並賦予其在地的意義,而這是一種理論上的大師創見。

 

本書不僅在行動上,在研究方法上,從微觀的社會互動層次,到中層的組織層次,再到宏觀的理論層次上,都一以貫之地有紮實的理論基礎與經驗證據,是一本非常難得的傑作(不僅是佳作而已)。

arrow
arrow

    周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