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常常看到出版人感慨:「現在沒有人買書了。」看到國文老師們感慨:「現在沒有人讀書了,都讀些輕薄短小甚至錯別字多的網路文章。」好像現在的年輕人都沒有人文素養,沒有品味。還有人跟我說他走進誠品,看到高掛排行榜第一名的作品,裡面充斥作者的個人照,他嚇到走出書店(這會不會講得太明顯)。也聽到一些學者嘲弄哲學作品的「超譯」(這也超明顯),聽說打開超譯的作品,看到一大堆根本不是哲學的勵志小品。於是悻悻然放下書,怒其不爭,怒其哲學家風骨淪喪。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這一年來賣得最好的作品,是一本可以說「超譯」阿德勒的作品:《被討厭的勇氣》,最近出第二集了。我本來一直覺得這應該又是一本神奇的超譯作品,但它實在是太有名了,我忍不住在書店翻來看了看,一看下去大出我意料之外,並不是一本鬆散輕鬆的讀物,其實是一本有點深度的小書。其寫作的方法,是以哲學家跟年輕人對話開啟,這樣的寫法其實很類似以前流行過的《蘇菲的世界》,而作者卻是以柏拉圖的《對話錄》為範本。我在這本書裡找到很多對我來說很有幫助的看法,比如說活在當下,為自己而活,獨立自主,不評價的自由,所有的困擾都是人際關係的困擾等。所以,這本書看到一半,不知遺失在某處後,我又再買了一次,而且最近出的第二集也買了。

 

我應該就是那種「會買書的人」,以前在勝間和代的書裡看到一個觀念:「如果有想看的書,就買下來,因為買了才會看。而且一本書幾百塊錢,只要從裡面得到一些啟發,就很值得了。」尤其現在網路書店真的太方便了,只要隨便點一點,書就直接送到家裡來了,我看書也快,通勤時間又長,平時大概會帶個一本書在身上。上上個禮拜資格考結束,我跟自己說,來休息個兩週吧,所以上網買了一些想在假期看的書,也在市立圖書館借了兩本跟行銷相關的書,另外,在高雄出差的時候忘記帶書出門,又買了一本書書,昨天太冷博客來網購發熱衣的時候發現一本重要的書我手上竟然沒有(普特南階級世代),還有一本我想買很久但每次下單都忘記放入購物車的《製造低收入戶》,這兩個禮拜,我接觸的書,大概有11本,看完一本《被討厭的勇氣》,一本快看完《有故事的人》,一本看到一半《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完結篇》,一本看到一半覺得已經抓到內涵不用繼續看下去《行銷不過是個噴嚏》。我想,這些非常不學術的暢銷書單,大概可以稍微回應一下第一段提出的議題。

 

我認為,不是沒有人看書了,相反地,閱讀的人口在增加,但是現代人已經不像臉書出現以前的世代「那樣」在看書了。過去,看書,是一種「有文化」的象徵,所以會出現在書櫃的書,都很高大上,很厚,精裝本,而且還很喜歡蒐集「全套」。我爸以前的辦公室書櫃,就有很多這種全套當擺飾的書。可是,現代人可以得到資訊的管道多了,臉書更是透過朋友圈與演算法,直接把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推到你的眼前。其實,在沒有臉書的時代,我通勤一天可以讀完一本書,現在,我每天至少花兩個小時在臉書上「殺文章」。另外,個人主義的盛行、大都會生活的節奏,還有高等教育的擴張,讓每一個人都變成自己舞台的主角,年輕人不再去「羨慕」那些「有文化的人」,不再需要讓有文化的人來告訴他們甚麼是應該讀的,讀甚麼比較高尚,讀甚麼比較LOW,書市雖然萎縮,但是出版的書籍種類反而暴增,小型的獨立出版社以及獨立媒體也紛紛冒出頭,大數據時代,當讀者發現自己就算偏離鐘形曲線的中位數,但在長尾理論的尾巴邊邊,還是有很多人可以靠在一起,也有專門為了他們而存在的作品。因此,讀者更挑食了,因為,媒體的權力被解構了,更多元的核心出現,讀者把出版社壟斷的,決定哪些書能出版,決定怎麼推銷「暢銷書」,而且選擇較少的情況扭轉過來,現在,即使不買書,也能在網路上發表作品,能自己小額印製書籍,就算不「買書」,也不會感到「面目可憎」,因為他們還是可以讀到高品質的文章,他們甚至能自己寫文章發表在臉書,在部落格,在BBS。

 

我買書,除了為了跟研究相關的書(像是《階級世代》跟《凱因斯對戰海耶克》),大概可以分成三類,第一,實用書,我有投資書、旅遊書,告訴你幾歲怎麼安排生活的書,教你寫作的書,教你寫企劃的書,教你行銷的書,這種書籍,是為了了解如何在都市中生存,在學校裡沒有教的東西。以前去補英文時帶了一本《史蒂芬金談寫作》,下一週又帶了一本《35歲前一定要戒除的60件事》,好友直接說:「這種書在社會所被看到會被嘲笑。」這是真的。

 

因為學校非常脫俗,為了好好地在都市生活而學習的技巧,像是怎麼去找到一份高收入的工作,怎麼討好上司讓老闆覺得你是可用的人才,怎麼在30歲前存到第一桶金等等的,是被貶抑的。

 

但都市生活如此具有挑戰性,一些陪著我們練功的書,我覺得還是重要的。有的時候,調整心態未必是要讓自己變得世俗,像是《被討厭的勇氣》,我覺得就讓我知道,脫俗,也是一種選擇。因此,遇到一些討厭的事情,比如不想也不太會搞笑,學生有時覺得無聊,我會知道,那是我自己的選擇,不需要怪學生,也不用怪補習班,要有「被討厭的勇氣」啊!

 

第二,故事書。我每天下班回家使用按腳機的時候,會翻閱《有故事的人》,沒幾天已經快翻完,接著應該會來翻《最貧困女子》,這兩本書是在臉書上看到介紹文章,覺得很有興趣而買的。《當呼吸化為空氣》則是結帳時看到下方推薦而買,之前也看過推薦文章,就順便放入購物車。這些書的內容,通常比較「輕鬆讀」,我抱持著隨時打開看,「休息一下」的心情,想看些故事。很多這類的作品,其實是蒐集短篇文章而來,所以作品的結構不是那麼嚴謹,比較輕鬆。

 

第三,社會書,我認為是介於學術作品與故事書之間的作品,像是《厭女》或《製造低收入戶》應該都是這類的作品。我認為這類作品是最難寫的,寫得深刻了,讀者接受度不高,寫得不夠深刻,又達不到讀者的期待。

 

除了跟研究相關的書籍通常一定得買以外,實用書、故事書、社會書這三類作品,都可以在網路文章上得到類似的資訊,但是,只有讀「社會書」的人,比較有購書的必要性,因為社會書所討論的內容,難以在網路文章上就獲得足夠的資訊。會看實用書的人,應該也會在網路上看「商業週刊」之類的,他們未必買厚厚一本書,但他們應該會看雜誌,像是《經理人》或《快樂工作人》之類的。一百塊左右就可以獲得讓他們滿足的資訊,書對他們來說,太貴了。

 

會買故事書的人,應該也是會在網路上看故事的人,像是壹週刊「坦白講」或蘋果日報的「人間異語」之類的。他們有可能會買Peter SU或宅女小紅,我認為這應該是目前暢銷書的主力讀者群,我稱之為小確幸讀者,想從短文中得到一些啟發或力量,或搞笑,或休息一下,但是如果提到比較深刻的議題,或做深入他們可能會覺得累,或者,對政治有厭惡感,因此有很多網紅如丹尼錶姊,會很明確表示:「我不談社會議題。」

 

會買社會書的人,應該也是會在獨立媒體看社論的人,像天下「獨立評論」或端傳媒、苦勞網,但這種書不好賣,原因不見得是關心社會議題的人比較少,我認為,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能寫的人也很少,要寫得深入淺出不無聊的,更少。不過,危機就是轉機,這類書籍的被取代性比較低。簡單說來,如果跟學術相關的書,或社會書,我看完後,不會轉手。但故事書跟實用書我會拿去圖書館捐掉,讓更多人有機會看到。

 

所以,我們這些寫書的人跟寫文章的人,可能要先判斷我們的讀者群在哪裡。我認為現在很多的感慨,都來自於,想把書賣給看文章的人。

 

我就很清楚地知道,我要寫的是社會書。我可以只寫輕薄短小的故事,不用太多的分析,但是寫故事不是我的專長,我沒辦法寫得像那些小說家一樣賺人熱淚。我可以寫很硬的學術作品,但會買會看這類書的人,跟我都非常類似,這跟我想推廣社會科學的想法牴觸。所以,我的讀者,是那些會看故事書,但想要有更多分析的人,也是那些讀學術作品之餘,想休息一下不要用太多腦袋的人。因為目前這類作品很少,所以很難。

 

像是《巷子口社會學》或是《社會學之人間異語》,也是這樣的作品集,但我忍不住會想,會買巷子口的人,是因為那是老師們的作品,還是因為這些作品真的讓他們得到了啟發?讀者跟作者之間的關係,是平行的,還是縱向的?這類牽涉到比較深入的知識性的作品,是不是一定會遇到作者像是老師對著讀者學生春風化雨喋喋不休的情況?

 

我不知道,我也還在嘗試,所以就寫吧!不過,我希望能在學術作品與故事書之間,撐出一個社會書寫的空間,這件事是明確的,我希望在作者與讀者之間,建立一個平等的關係,這也是明確的。目標明確了,能做到多少,就不是由我來評價的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周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