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乾脆躺平算了-張慧慈]-鼓勵作者購書請點連結

 
這本書算是慧慈前一本書《咬一口馬克斯的水煎包》續集。
如果大家還記得《咬一口馬克斯的水煎包》裡面寫了慧慈如何「翻身」的故事,《乾脆躺平算了》就像是他的副標題:那些關於翻身沒說的事,
 
這個書名其實非常有意思,翻身太辛苦,有的時候只想躺平怎麼辦?
 
慧慈一開始先講了一個自己想躺平的故事,他工作一陣子後發現自己可能壓力太大,身體出了一些狀況,於是評估後決定辭職。辭職後,一方面去看了心理諮商,一方面去申請失業補助,然後買了廉航的機票,去歐洲住朋友家,借用廚房煮飯,用兩個禮拜的錢玩了歐洲一個月。
從這個暫時躺平的故事開始,慧慈想回應第一本書出版後收到的一些訊息,像是為什麼有人翻身成功有人翻身沒有成功?我也很努力為什麼我沒有翻身?之類的挑戰。慧慈從他的身邊,寫了很多個故事,這些故事裡面,有人出身好,有人出身辛苦,有人翻身成功,有人還在翻身,有上一代的,有這一代的,他們的共同點是:他們每個人都好努力。
 
我覺得這個寫作非常吸引人,因為社會學式的觀察,常常會太快地把一個個的個體經驗,收攏成一個個變項,我們會說這個翻身成功,那個沒有翻身成功,是因為城鄉差距、性別、階級......各種各樣的社會因子,可是我們常常忽略了,真正會感動人的,不是這些大的結構框架,而是一個一個努力的故事,社會學的想像力所要召喚的同理心,就是來自你看到這些人努力的身影。比如她寫到尚恩說他的童年是被繩子綁在家裡等著工廠工作的爸媽,她講到人社院餐廳裡像是火山爆發的滷肉飯,像瀝青一樣的味道卻也像瀝青一樣是沒有人要的東西,卻是他們唯一吃得起的。在《乾脆躺平算了》一書中,看到的這些故事,會覺得在裡面找到自己,找到你的朋友,你的爸媽的身影,每個努力的人,都能在裡面找到一點自己的共鳴,然後也很想說,能不能乾脆躺平好了。
可是這本書不只要講翻身或者不翻身,他的社會學洞見,就在於這些故事背後,其實還是有在說那些結構性的限制,只是他不是很直接地說出來,而選擇讓那些好看的故事放在前台——就算都是躺平,有選擇的躺平跟沒有選擇的躺平,還是不一樣的。
 
慧慈說,他去申請失業補助時,對方跟他說:「你很快會找到工作的。」為了申請補助他去職訓局上課,卻發現很多跟他一樣申請失業補助的人,是沒有多少選擇的,他們只能看看清潔工,或是低階的行政工作。慧慈可以領失業補助去歐洲玩一個月,因為他有相關的資訊能力跟人脈,幫助他買廉航機票、借住、借煮、用便宜的價格買交通與參觀票劵,這一切都是資源與(社會、文化與經濟)資本的差異,所以,這本書其實很勵志,一方面透過慧慈的文字,我們會同情他筆下的那個你,或者我,那個努力的年輕人,還有翻身(或者不翻身)的媽媽們,可是,另一方面我們也知道為什麼要翻身,因為翻身,就是領失業補助時,只能看看清潔工的工作並擔心下一餐在哪裡,跟去歐洲玩一個月的差距。慧慈說,大家常常說,那些出身比我們好的人都在努力,我們怎麼能不努力,可是,大家沒說的是,那些出身比我們好的人,他們就算暫時不努力,起跑點也是我們追了好久都追不上的。這本書真的是一本勵志書,因為,他讓我們知道,躺平,不要是因為沒有選擇,而是,累的時候,讓躺平也成為一種選擇。
最後,我很喜歡慧慈最後說的一段話:「只是我們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肩頸的沉重,是因為我們揹著的是足以鏟除荊棘的寶劍,而不是腰上用來攀爬、固定自身的繩索。那麼,當荊棘重重纏繞我們未來那扇門時,我們便具有破除阻礙的力量,而不是只能解下腰間繩索。這樣一來,累的時候,為了活下去,勇敢的躺下巴!躺在我們的寶劍上,休息夠了再出發。」在我們很努力翻身的時候,希望大家記得,我們揹著的是寶劍,不是保命繩索,這樣,遇到困難的時候,才能有勇氣超越或者躺平,而不是為了不掉下去,死命巴著不放,可是卻喪失了走得更遠的勇氣,也沒有看見不一樣的風景。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周妤 的頭像
    周妤

    都督開講

    周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