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鼓勵都督購買連結

 

鼓勵都督購買連結

食物,不僅是填飽肚子的有機物,吃什麼?怎麼吃?更是與一地的文化歷史有深刻的關係。陳玉箴(2020)的作品,就是從「台灣菜」這個類別出發:什麼是台灣菜?台灣菜存不存在?如果存在,那麼台灣菜有什麼樣的流變過程?而本書就是一本關於台灣菜的身世之謎的作品。

陳玉箴發現,台灣菜這個類別的出現,與殖民母國對殖民地的凝視有關:

 

在江山樓、蓬萊閣大盛的時期,確實存在一個精緻、昂貴、講究的「台灣料理文化」。從菜色、禮儀、上菜順序、餐桌擺設等都有一定的˙規範必須遵循,也吸引了相當多的上層階級前往宴飲,甚至出現彼此競爭的情形,由此也可見到商業活動的活絡。然而,此「台灣料理文化」僅存在於政商名流、都市居民間,多數百姓難以問津。(陳玉箴 2020:85-86)

 

而台灣菜的類別,就是在與其他菜色的對比中彰顯出來:

 

從當時工商名錄中常將料理屋區分為料理(指日本料理)、西洋料理、台灣/支那料理三大類型可知,在1990年代初期,和、洋、漢已經成為料理上的主要分類(陳玉箴 2020:64)

 

鼓勵都督購買連結

日治時期,台灣料理的界線相對清楚,但是光復後,台灣料理的脈絡被重新編寫,而邊界也被重新劃分,過去相對於殖民母國/西洋/中國的對立邊界,現在被轉而納入中華料理之一:

 

「台灣料理」是一相對於日本料理、西洋料理的概念,而這個料理概念體系則是來自當時統治台灣的日本,但當政治與社會結構改變,「台灣料理」失卻其脈絡,取而代之的,是相對於「中國八大菜系」的「台菜」概念,從台灣料理道台菜,實則體現的是一意義脈絡的轉變(陳玉箴 2020:225)

 

當台灣料理被納入成為中華料理的一隻,足以與所謂的「中華文化」畫出界線的,變成所謂的原住民料理:

 

在觀光與經濟發展的驅力下,為了凸顯原住民菜的文化特殊性,「原始、自然、健康」在原住民飲食文本(食譜、媒體報導)中每每被標舉為原住民飲食文化的特色(陳玉箴 2020:256)。

 

同時,隨著四大族群中,客家認同的建構,客家菜也成為一個分支,並且將味道(鹹香肥)與客家精神構連在一起:

 

然而尷尬的是,當界定客家菜的行動者一方面將客家菜的特性「鹹香肥」與「艱困、刻苦」等族群生活條件或性格建立了連結,另一方面卻同時面臨著結構的轉變:社會條件、物質環境的變化、健康意識的興起等因素,均讓「鹹香肥」的高油脂食物與醃漬食品難再被視為美食的標準,也讓客家菜的市場價值面臨挑戰(陳玉箴 2020:267-8)

 

鼓勵都督購買連結

從以上關於台灣料理的邊界,以及台灣菜與其他特色菜的邊界建構,我們追隨著陳玉箴(2020)的腳步,可以看見,關於台灣菜是什麼?台灣菜「可以」是什麼?的討論,與「台灣」國族概念的建構息息相關,而且持續在變動當中的,探究台灣菜是什麼,其實也是在探究台灣是什麼?建構對於台灣菜的認同,也就是在探詢台灣認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周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