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把婚禮辦得這麼簡單,一方面是真的很怕麻煩,一方面也是因為真的太忙,沒有時間與心力去處理太繁瑣的事。
我跟呂老師也都是比較粗心任性的人,就是那種做PPT會直接用白底黑字的那種人。
適逢國中會考考前加課地獄,我又在準備資格考,可以說是白天晚上都軋滿了!
跟娃娃臉攝影工作室約拍照,要約兩個人都有空的時間,就約到一個月後,拿照片又約了一個月後。
沒辦法,我跟呂老師的上班時間剛好相反啊...
5/17我考完最後一科資格考,5/18跟呂老師在家寫喜帖,5/19寄出,5/20我們就飛去度蜜月了!要一直到6/7才回台來,而婚禮時間訂在6/25。
當然得在資格考前把喜帖印好啊!
於是,在我弟媳的推薦下,我找到了南瓜馬車喜帖坊。
喜帖這種東西,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通知賓客時間地點。
我們是先用臉書或LINE訊息跟賓客確認是否到場,到場幾位,然後,我們會傳一張附有時間地點的圖片給他們,並且傳宴會場地的google地圖https://goo.gl/maps/8j5Pio9Uf5u給他們。
像這樣。
因為爸爸說要紅色所以變這樣。
當我們問他們是否需要「實體」喜帖的時候,除了長輩,以及會收藏喜帖的朋友以外,大部分的朋友都說只要有電子版就可以了!
因此,我們最後只郵寄二十張左右的喜帖,還有一些長輩與長官,才會親自送出實體喜帖。
喜帖,對我們來說,就是通知賓客時間地點的功能而已,只要上面有印出新郎新娘的名字,宴客日期地點,就可以了。
因為主要是要發給長輩的,所以樣式要傳統一點。
本來有打算選明信片的款式,但太單薄看起來會很廉價,所以放棄。
為了讓喜帖看起來有點質感,最後選擇燙金的款式。
我們最後選了這個款式
那麼,到底要不要印照片呢?
答案:不要。
原因1:怕麻煩,不想寄檔案跟廠商校對。
原因2:不想讓自己的照片淪落到垃圾桶裡(最主要的原因)。
原因3:正如前面所說,喜帖只需要能通知賓客時間地點即可,照片不是必要的。
因此,我們的喜帖就這樣定案了!
我們在婚宴即將到來的那個禮拜,除了有再次跟賓客確認時間地點以外,還把桌圖也一併用通訊軟體傳給賓客,現場也有四個招待負責帶位。這樣就絕對不會因為大螢幕被用來放婚紗照而讓賓客找不到位置了!
呂老師只有把喜帖發給每個處室一份,學校的部分就不另外發了。的確有老師酸他說:「怎麼沒有拿到你的喜帖?沒錢印喔?」
呂老師很堅強坦蕩地酸回去:「不是有電子版的喔?你哪個年代的人啊?趕快成為現代人好嗎?」
呂老師說:「他們只是想酸而已啦,又不是真的想要那個喜帖。不管怎麼樣他們抓到機會就會酸啦,不用在意。」
結果我家還有好幾十張喜帖擺在那裏,一百張都沒有發完。
正如我們沒有印婚禮小卡,有老師酸呂老師說:「怎麼沒拿到你的照片?你們不會連那個錢都要省吧?」
呂老師說:「有拍立得啊!你怎麼沒有拍?」
然後回來跟我說:「他連拍立得都沒有拍,可見他不是真的很在意那個照片小卡,不然他就會拍了。所以不要管他,他只是想酸而已。」
其實拍立得底片的成本比婚禮小卡還要高很多誒...
我們本來差點要選一個不宜嫁娶的日子宴客。
因為呂老師說:「那麼多人在好日子結婚,最後還不是離婚了。所以選那個只是讓自己心安而已啦!我們沒有儀式,只是吃飯而已,選哪個日子哪有差?我們選這個日子,不用服務費,而且整間飯店的人都來服務我們,這樣有什麼不好?」
結果去付訂的時候發現那天除了我們沒有別人辦婚宴,我比較迷信,心裡還是覺得怪怪的,所以改了一個禮拜以後的大好日子,不然的話,我們差點連宴客日期都要與眾不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