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阿寶:教養比錢或父母的教育程度都重要

「我覺得北一女這種名校,真的開拓學生的眼界。」聚餐中,阿寶突然冒出這一句話,我嚇一跳,問她:「怎麼說?」

「因為啊,我有一個大學同學就是北一女畢業的嘛,我覺得她就懂得做規劃,什麼事情都會提早準備。她也不是特別聰明。雖然她很用功,但是用功這件事情,很多人都做得到,可是因為她知道要提早準備,很有方向,所以她就可以有比較好的成就。我沒有比她笨,也不會不用功,我覺得,如果我像他一樣,能夠從大學時代就知道方向,我不會比她差。可是我那個時候得不到那些資訊。像我們念教育的嘛,她很早就知道要去找家教工作,要提早做準備,可是我大學的時候總是瞎忙,忙得團團轉,卻都原地打轉,而且還浪費了很多時間在沒有用的打工。」

阿寶觀察到的現在在學術界已經有人探討,Annette Lareau就指出,中產階級母親採用的協商式教養(concerted cultivation)介入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而且提供子女其他階級的家長沒有辦法提供的資訊與優勢,促使孩子在學校表現得比其他人更好。但,與Lareau的研究不同的是,阿寶認為,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能不能考上名校,而不是家庭的社經背景。所以我很好奇地問她:「妳覺得那是因為她念北一女的關係嗎?難道不是因為她的家裡比較有錢,或是爸媽的教育程度比較好嗎?」

阿寶回答:「我覺得不是耶!我以前高中讀武陵高中,或是現在在師大,也都算名校,可是也會遇到家裡環境不好的同學呀!像我從國中考上武陵,我就覺得學校開拓了我的視野,像是學長姊會跟我們說大學生活,會帶我們到台北的大學參觀,我就覺得那不是家庭可以提供的。但是武陵畢竟在桃園,像我來台北讀師大,我就覺得,桃園的年輕人畢竟都是要往外跑的,所以最新的資訊要一段時間才能讓我們接收到,而且你得要有那個環境,像是常常往火車站附近的補習班跑之類的。可是像她讀北一女,就在火車站旁邊啊,那個資源實在太多了!」

我又問她說:「所以你不覺得一個人的家庭背景會影響這個人的成就嗎?」

她說:「我覺得會影響,但是不是說社經地位那種,爸媽的教育程度就算再好,家裡再有錢,如果爸媽沒有花時間陪小孩,那一點用都沒有。像我舅舅家環境也很好呀,可是小朋友很不懂事。我去家教的時候,那些小朋友的家裡環境也很好,而且爸媽都受過高等教育呀,可是如果爸媽沒有陪伴小孩,那小孩也不怎麼樣。像我們家,經濟狀況也只是小康,爸媽都只有國中畢業,可是我們家兄弟姊妹表現都很好,那個是身教。我從小看我媽媽做事都很完善,想得很周全,她都會跟我說為什麼要這樣做,我就知道說『喔,以後對人要這樣,才會有好的人來靠近我們,才能認識好人』。我媽媽本來也有機會大學畢業,可是媽媽為了家庭,寧願放棄升學的機會,努力工作供應我們好的經濟生活,我們都知道媽媽的辛苦,所以我們從小就會知道,不管要讀書或是要工作,都要好好打算,所以我跟我哥哥的表現都很不錯。

我九歲的時候就知道環境很重要。那時候,我有一個朋友離家出走,去找網友,結果墜樓死了。我嚇到,想說這種事情怎麼會發生在我身邊?從那時候開始,我就很注意我身邊的環境跟來往的朋友。小時候大家都貪玩呀!常常一回到家,朋友的電話就來了,要約我們出去玩,可是我奶奶都會嚴格要求我們必須坐在書桌前,把作業寫完才可以出去。那個時候很生氣,可是我現在很感謝她,從小就讓我們知道要把事情做完才可以出去。所以,如果一定要說的話,不是家裡有不有錢,也不是爸媽有沒有受過高等教育,決定一個小孩未來的成就的,我覺得是教養。教養是要陪伴的,爸媽有沒有花時間去陪小孩才是最重要的。」

阿寶透過她自己的經驗,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觀察,也給爸媽們一個很實用的建議呢!

arrow
arrow

    周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